鹰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2日     

2023年,鹰潭市卫生健康委在省卫生健康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承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健康鹰潭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为全省奋力打造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贡献了鹰潭力量。

一、2023年卫生健康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巩固以“中心组领学、党支部研学、专题讲座导学、红色资源促学、个人自学”为主体的“五学联动”体系,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11次,委领导、科室负责人学习交流30余人次。二是抓实主题教育。建立健全“4433”工作机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基层一线调研45次,形成调研报告15篇,建立民生项目清单10个,形成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13个、解决问题37个。扎实推进婴幼儿照护和托育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改整治,着力补齐托育服务行业机构少、运营成本高、师资人才紧缺等短板。三是推动党建业务双提升。深入实施“党建+卫生健康”工程,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评内容。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四个想一想”活动。

(二)聚焦“增动能”,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亿元。二是深入推动项目实施。成立了各级以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市直相关部门和改革涉及的属地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总医院管理委员会3个总医院(市中心城区、贵溪市、余江区总医院已组建到位并正式运行。健全完善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双向转诊机制。三是大力引进优质高端医疗资源。围绕常见病、多发病、急救病的需求,与南大二附院完成新一轮五年战略合作签约,引进专家团队16个,新技术、新项目115个;围绕重大疾病、急危重症的需求,重点加强了上海肺科医院、胸科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的引进力度;围绕建设赣东北区域医疗中心目标,梳理遴选4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积极打造临床重点专科集群,2个国家级、5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已获批,中、西医国家级专科双双实现“零突破”,改变了我市西医无省级以上重点专科现状。

(三)聚焦“提能力”,加快实施卫生健康重大项目。一是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有卫生健康在建重大项目9个,采取专班化运行的方式加强管理,实行一月一报表、一月一督办,扎实有序推进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服务覆盖率达100%,建成覆盖市、区、乡、村四级的热敏灸服务网络,在金屯镇创建了全市首个“热敏灸小镇”。目前,全市共创建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省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全省国医名师1人,全省名中医13人。

(四)聚焦“惠民生”,有效落实各项民生实事。一是妇幼健康服务持续优化。建立常见病定期筛查制度,完善宫颈、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全市共免费为适龄女生接种二价HPV疫苗1.3万剂次。全面开展免费婚检和困难家庭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全市平均婚检率达到99%计划生育奖励和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全部发放到位。二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龄儿童常规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7%以上。持续开展老年人、妇幼、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档立卡工作,全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完成率达73%。三是加大婴幼儿入托保育费补助力度。对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机构,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婴幼儿入托补助、托育机构建设补助已全部落实到位。

(五)聚焦“大健康”,扎实推进健康鹰潭建设。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印发《鹰潭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市、区、乡、村四级联动推进的工作局面初步形成。二是开展多样化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健康江西“1+18+N”、健康科普“六进”等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至24.19%,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100%。三是持续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和分析研判。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全市新病原学阳性耐药筛查率98.7%,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100%。

(六)聚焦“新突破”,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制定《鹰潭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鹰潭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填补了我市爱国卫生工作立法空白二是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多次邀请国家级专家指导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把专家组反馈的问题和省级暗访指出的问题结合起来抓整改提升。目前,已创成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乡镇22个三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扎实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发动党员干部群众2.7万余人,常态化开展卫生大清扫活动;集中开展宣讲活动301次,发放各类卫生健康宣传手册4.5万余份。

(七)聚焦“守底线”,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教育培训。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基本技能“四会”实操实训,累计培训了医护人员近3000名。积极参加全市消防安全比武,荣获团体一等奖。二是落实风险排查。对全市卫健系统消防、特种设备、在建项目和“九小”行业等,开展联合大督导、大排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了“零事故”。三是强化检查督导。多次采取不打招呼方式深入一线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对鹰潭市中医院消防安全隐患被省级挂牌督办的问题,上门约谈了中医院班子成员,将省级挂牌督办、自查排查等问题整改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较弱。卫生健康资源总量还不足,城乡相对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紧张,床位数、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当前信息化建设还有不少弱项和短板没有解决到位,导致省市合作共建、引进优质高端医疗资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方面工作实施滞后。

三是高层次人才引进较难。全市医院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医院发展处于全省下游水平,对高层次医疗人才吸引力不够,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三、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初步打算

(一)深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上出亮点,突出鹰潭特色,着力打造全国中小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上解堵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优化就医环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让医院回归公益本性、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让医药回归治病功能。在体制机制持续突破上攻难点,对基层医疗机构优化布局、实施标准化打造,合理确定外请专家病种目录,落实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破解医共体内人员流动难、基层医疗小弱散、群众看病难、医院内涵式发展层次偏低等问题。

(二)推进卫生健康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急救中心、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扩建)、人民医院南北院区改造等重点项目,推进智能医学影像技术赋能基层项目,扩大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试点,着力提升“智慧医院”水平。

(三)持续推动健康鹰潭建设。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落实2024年度民生实事,做好优化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推广运用等。加快中医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抓好市中医院肺病科国家级专科建设,持续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接受并通过全国爱卫办线上评估、现场评审、民意测验等考核,力争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光荣称号。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提升市县两级疾病防控机构标准化水平,完善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以部分条件成熟的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开展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试点,实施基层特色科室建设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