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是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首选策略和措施,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2024年鹰潭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方案》文件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工作,现将2024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覆盖全市6个区(市)、20个街道(乡镇);监测对象为全市15~69岁常住人口,共收到1920份有效问卷;2024年鹰潭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6%。
2024年鹰潭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男性30.20%,高于女性26.80%。从年龄上来看,15~24岁、25~34岁、35~44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中,25~34岁年龄组最高,为43.70%。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素养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45岁以上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其中65~69岁年龄组最低,为13.40%。从文化程度上看,呈现随文化程度升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的趋势。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识字或少识字者最低,为0.40%,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最高,为55.20%。
2024年鹰潭市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中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8.10%、30.90%和25.70%。居民健康知识与理念的掌握程度,要好于健康行为的建立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素养水平分别为53.30%、50.60%、35.90%、29.10%、29.10%、26.50%。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水平较低,这三类问题将是我市今后提升健康素养水平的重点。
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市不同人群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信息资源获取等方面存在不均衡,中老年人以及低文化程度者接受健康教育等知识、获取信息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也是我市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将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青少年、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等重点人群以及慢性病、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等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努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